中国论坛

《中国论坛》是综合性论坛

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夹

分层显示
头像

中国经济正经历大萧条 (中国论坛)

作者: admin ⌂ @, 发表于: 星期六, 三月 29, 2025, 12:01 (37天前)

中国经济正经历大萧条

岩华观点:我现在中国旅行,从上海、北京、杭州再到深圳我发现,往日拥堵的高铁和飞机上大多空着;繁华的街头,现在日益清冷;车水马龙的商场、餐厅、酒店和娱乐场所,正大量倒闭,很多朋友和生意伙伴已经躺平……我越来越强烈的感觉,中国正经历一场经典的经济大萧条。跟西方经常爆发的周期性“经济危机”类似,这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,导致流动性紧缩形成的“金融危机”。其实在现代经济学上,只需简单的金融和技术手段,就可提前预防和迅速克服这种风险。

胡佛“不干预”导致大萧条

现代市场经济早已从历次“经济危机”,学到足够经验和教训。1930年代,美国华尔街股市在一个“黑色星期五”,信心崩溃,投资者恐慌抛售,股票一钱不值,经济被破产,人民被套牢。这就是美国的“大萧条(great depression)”。后来经济学家研究的结论是,当时美国市场缺少大约300亿美元(相当于今天3万亿)流动资金,导致资金链断裂,引发流动性危机。如果及时增发足够资金,美国根本就不会发生“大萧条”。当时的胡佛总统听信迂腐的“经典市场经济学家”建议,实行灾难性的“不干预(nonintervention)”政策,紧缩开支,消减福利,坐视企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连锁倒闭,任凭经济破产,人民挨饿。仍空喊“勒紧裤腰带,坚守苦日子”,坐等“市场经济发挥作用”。那时美国失业率达30%以上,各个城市大街上,到处都是homeless (无家可归者)用纸板和垃圾围成的“胡佛屋(Hoover houses)”,形成对胡佛经济学的绝妙讽刺。直到人民用选票赶走胡佛,迎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斯福。

罗斯福新政,不如军火订单

“罗斯福新政(new deal)”的主要措施就是以强有力的政府干预,拯救失效的市场,恢复和发展经济。他每天通过收音机向人民发表“炉边谈话”,发表利好消息让人民“恢复信心(restore confidence);他在未开发的中西部大规模修路、造林、挖河、建霸,开发新农场,建设新城镇,开展系列的基础建设;他首创设立全民社会福利制度(social security),使每个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,可放心消费无后顾之忧。他以扩大投资增加就业,增加供给拉动消费,迅速恢复了美国经济。罗斯福新政不仅改写了美国历史,也改变了现代经济学。在此后的现代经济学上,国家主导宏观经济的凯恩斯主义(以1936发表《凯恩斯总论》为标志),政府出手刺激失灵市场经济的“罗斯福新政”,永不过时。

事实上,真正而直接结束美国大萧条,是二战爆发。随着欧洲希特勒和亚洲日本挑起侵略战争,1940年代,美国军火产业一下子暴增2000%,这事实上给整个美国经济提供了充足的资金,强力拉动美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强劲增长。

美联储及时发钱,避免危机

2007年,美国的“次贷危机”引发的金融海啸,也是这样发生的。但美国没有坐视企业连锁倒闭下去,更没有落进下石:实行紧缩政策,剥夺社会福利。而是及时动用政府资金,收购濒临破产的“两房”债卷和股票,来稳定美国整个房产业和抵押贷款行业;以“看得见的手(sivible hand)”出资拯救面临亏损和倒闭的银行、汽车等支柱产业。美联署的“货币宽松”,以超发货币和现金来兑换大企业和银行的“僵尸债劵”。四轮EQ(货币宽松)先后向市场提供了4万多亿美元的流动资金,终于在一两年内就稳定了整个经济面。

提前发放现金,美联储获奖

在疫情爆发最初,拥有几百年市场经济经验的经济学家,就立即推动美联储:避免“可预见的金融危机”,及时向市场发放现金。美联储除了采取系列“量化宽松”措施:放松银根、降低利率外,先后三次向每位公民发放$4000多美元现金,共向市场投放4.5万亿美元“流动性”。这才跟采取同样措施的欧盟、日韩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济体一起,成功躲过金融危机(尽管引发了通膨),仍保持了经济发展。2022年,美联储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。

及时救援:中国流动性危机

现代市场经济学的结论是,无论市场经济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可怕,只要市场获得足够的流动性,缓解金融紧缺,就可刺激经济复苏。即使是美国二战的“军火订单”,或者俄罗斯的在俄乌战争巨大的“伤亡补贴”——只要金融流动性充足,都会刺激市场经济爆发强大动能,整体经济获得高速发展。

当然,提高底层民众的社会保障、增加医疗、教育和社会福利等,才是强力促进消费的基础。目前,中国只是从供给面入手,向银行及政府提供大量资金,这没作用因为中国的钱都存在银行里。其实,应从需求及消费面着手:向最缺钱的老百姓发放现金,几万亿就可将精准刺激经济反弹!

及时向老百姓发放足够现金

发放现金给老百姓绝对不是“浪费”,在现代经济学上,是典型的“消费投资”。特别是在“流动性危机”的情况下,每一元投资回报率达几倍以上、它可直接而精准地激活市场经济的巨大生产力,让中国经济产生V型反弹……

面对蹂躏中国经济好几年的“金融危机”,中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,立即向老百姓发放足够的现金:每人每月发1000元,一个月就可释放1.4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,几个月内只要达到四万亿或五万亿。这将刺激中国经济全面回升,各行各业形成良性循环,促进市场满血复活。到时,再通过央行宏观调控回收“剩余资金”,就可解决“通货膨胀”问题。但是,决不能浪费大好时机,坐等危机持续和扩大……

  324次阅读
头像

美国如何走出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?

作者: admin ⌂ @, 发表于: 星期六, 三月 29, 2025, 14:12 (37天前) @ admin

美国如何走出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?

岩华观点:引发全世界经济危机的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,及西方周期性“经济危机”,乃现代市场经济的巨大经验和教训。从现在的金融和经济学来看,那场危机根本就不该发生,即使发生也可迅速解决。美联储从此吸取了足够教训,此后开始独立于政府运作,并成功预防了各种金融危机。

罗斯福新政,行政积极干预市场经济

1 罗斯福新政(New Deal)
1933年富兰克林·罗斯福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,统称为“新政”。这些措施包括:
◦ 公共工程项目:如公共事业振兴署(WPA)和民间资源保护队(CCC),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(如道路、桥梁、公园)创造就业机会。
◦ 金融改革:通过《格拉斯-斯蒂格尔法案》等稳定银行体系,恢复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心。
◦ 农业调整:通过《农业调整法案》(AAA)控制农产品过剩,稳定农民收入。 新政虽然未完全终结大萧条,但显著缓解了失业和经济崩溃的压力,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。
2 经济自然调整
在1930年代中期,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自发复苏的迹象。私人投资和消费逐渐回升,尤其是住房建设和耐用品生产有所恢复。然而,1937-1938年的经济衰退表明,仅靠自然调整不足以实现全面复苏。
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
1941年美国正式加入二战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大萧条的最终“解药”。战争极大地刺激了工业生产、就业和政府支出。1940年代初,美国经济进入战时动员状态,失业率迅速下降到接近零,工业产能被充分利用。

二战中“军火订单”的关键作用

1939-1941年,美国大萧条中迎来及时雨:2000%增长的全球军火订单,对美国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,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 早期刺激(1939-1941年)
在美国正式参战前,欧洲的盟国(特别是英国和法国)因二战需求向美国订购了大量军火。这种“现金自运”(Cash-and-Carry)政策下的订单为美国工业注入了资金。例如,1939年《中立法》修订后,英国订购了飞机、船只和武器,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复苏。
2 《租借法案》(Lend-Lease Act, 1941)
1941年,美国开始通过《租借法案》向盟国提供军事援助。虽然这不是直接的商业订单,但它大幅增加了美国工厂的生产任务。军火生产的激增带动了钢铁、机械和化学等行业的全面复苏,同时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。
3 战时经济动员
珍珠港事件后,美国全面转向战时经济。军火订单不仅限于出口,还包括满足美国自身军队的庞大需求。从1941年到1945年,军工生产使美国GDP增长了近一倍,失业率从1930年代的20%以上降至1944年的1.2%。
4 乘数效应
军火订单的资金流入刺激了相关产业链(如原材料、运输、能源),并通过工人薪资增加带动消费需求。这种乘数效应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面复苏。

  110次阅读
头像

俄罗斯“伤亡士兵补贴”刺激经济增长

作者: admin ⌂ @, 发表于: 星期六, 三月 29, 2025, 14:35 (37天前) @ admin

俄罗斯“伤亡士兵补贴”刺激经济增长

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,战争导致大量士兵伤亡。据估计,截至2024年10月,俄罗斯军队伤亡人数高达70万,其中约40万人死亡或重伤无法返回战场。为了支持这些伤亡士兵及其家庭,俄罗斯政府提供了巨额补贴,例如受伤士兵和阵亡士兵家属可获得高达1000万卢布(约10.4万美元)的补偿,同时参战士兵还享有高额薪资和福利。

2024年,俄罗斯国防预算预计超过10.4万亿卢布(约1010亿美元),占联邦预算的32.5%,远超原计划。军事支出占GDP的比例已从2022年的4.4%升至2024年的7%,预计2025年将超过8%。但也有正面效应:巨额补贴和军事支出刺激了经济活动,尤其是在国防工业。2023年俄罗斯GDP增长3.6%,2024年预计增长4%。

2023年,俄罗斯的人均GDP为14,055美元,俄罗斯的GNI增长11.2%,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升。这跨过了“高收入国家门槛”的13,845美元。俄罗斯被世界银行归类为“高收入国家”。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跨入这一行列。

  78次阅读
头像

我绝非鼓吹“战争对经济的好处”

作者: admin ⌂ @, 发表于: 星期六, 三月 29, 2025, 14:57 (37天前) @ admin

当然,我绝非鼓吹“战争对经济的好处”,只是强调及时的金融刺激和政府救援,对经济危机的决定性影响。即使那是战争和破坏。我的结论是,美联储及时救援和发放现金,才是预防金融危机的最佳措施,因此美联储获得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……

  83次阅读
帖子总数: 10235; 主题总数: 8036; 注册用户: 150; 当前在线: 440 (1注册用户; 439游客)
论坛时间: 2025-05-05, 11:06
Copyright (c) 2009-2016 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 | Designed by 纽约网站设计.